史诗巨作! 毛主席一声令下, 林彪带领百万军团, 痛击国民党!
1948年,解放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,
毛泽东以战略家的远见卓识,
向东野下达了“务必攻克锦州”的命令,
也正是这道命令,
将林彪和他的百万大军推向了决定中国命运的战场。
大家好,今天就让咱们走进
林彪百万雄师破锦州背后的生死抉择,
对本期话题感兴趣的朋友+个关注点个赞,
开启咱们今天的精彩历史分享。
当林彪接到毛泽东攻克锦州的命令时,
这位战神却犯起了难,
本来东野是有机会一举拿下长春,
然而,
当时面对沈阳和仓存两大敌人的威胁,
是先打长春还是先打锦州,林彪一直犹豫不决。
他形象地比喻道:
“我准备了一桌饭,来了两桌客人,这个饭怎么吃?”
虽然林彪很是为难,但毛主席却没给林彪过多犹豫的时间,
直接下达死命令:十天内必须拿下锦州。
锦州守军工事纵深达20公里,
钢筋混凝土碉堡群密布,被美军顾问称为"东方马奇诺"。
当时国军卫立煌坐镇沈阳,麾下30万精锐;
廖耀湘兵团10万机动兵力虎视眈眈;
范汉杰率15万部队死守锦州要塞。
反观解放军,林彪率领103万东北野战军,
火炮900余门,坦克150辆;
控制东北97%土地,但长春却久攻不下。
当林彪接到毛泽东的死命令后,
专列在郑家屯车站停滞48小时,
在这期间,
修改了7次作战方案,3次要求重新评估敌军增援可能。
10月4日,
在接收到国军49军与30架运输机抵达锦州的情报时,
林彪终于下定决心对锦州发起进攻。
10月10日拂晓,塔山阻击战在炮火中拉开序幕。
这个名不副实的"山",成为了整个战役最惨烈的战场。
国民党军以11个师的兵力,
在海空军支援下向塔山发起猛攻。
在这场战役中,我军4纵+2个独立师约3万人,
共同抵抗国军的精锐部队。
特别是解放军34团的五百壮士,
在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时,
他们用血肉之躯与国军的钢铁洪流展开了生死搏杀,
最后仅存6人。当增援部队赶到时,
阵地上仅存的六名伤员仍紧握着打红的枪管。
整场塔山阻击战,我军以伤亡3千余人的代价,
消灭敌军7千余人,期间共击退数敌军进攻数十次。
当这一消息传到南京蒋介石耳朵的时候,
蒋介石再也不淡定了,直言:
"三个美械军打不过共军一个纵队,天意啊!"
塔山阻击战的胜利,
不仅为锦州之战赢得了宝贵的时间,
更彰显了东北野战军将士们的英勇与顽强,
下面咱们接着说林彪百万军团痛击国民党精锐。
史诗巨作!毛主席一声令下,
林彪带领百万军团,痛击国民党!
1948年10月14日,
总攻的炮声震碎了锦州的宁静。
900门火炮同时怒吼,
炮弹出膛的火光连成一片火海,
大地在轰鸣中颤抖。
解放军的炮弹如移动的铁幕般为步兵开辟道路,
这也是东野炮兵首次采用"徐进弹幕"战术。
总攻开始后,
东野炮纵1师集中152毫米榴弹炮对配水池工事实施精确打击。
配水池争夺战成为最惨烈的焦点,
为了拿下1.5米厚的混凝土堡垒,
东野7纵的战士们用炸药包、燃烧瓶发起一轮又一轮冲锋。
一个加强营的600名战士几乎全部牺牲,
用生命为胜利铺平道路。
在锦州老城区巷战中,
7纵20师58团发明了"穿墙战术"。
爆破手在民房山墙连续开洞,
步兵端着波波沙冲锋枪在墙洞间穿梭。
在锦州之战进行的同时,
黑山阻击战也打得如火如荼。
廖耀湘率领国军在增援锦州的时,
在黑山遭遇东野顽强的阻击,
在解放军强大的阻击下,
廖耀湘的军队被打得节节败退,
最终不得不放弃增援锦州的计划,
随后率领残部企图占领张武,以切断东野的补给线。
然而,计划赶不上变化,
东野首领林彪早就预判了廖耀湘的预判,
迅速调整了补给线路,确保了部队的作战需求,
廖耀湘的军队在黑山阻击战中彻底失败。
锦州的胜利,
不仅意味着东北野战军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,
更为全国战局的转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短短52天内,东野以伤亡6.9万人的代价,
歼敌47万,国共兵力对比从1:3逆转为3:1。
国民党在东北的50万大军彻底土崩瓦解。
锦州战役已过去七十余载,
但那些惊心动魄的瞬间依然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荡回响。
今天咱们回头再看这场战役:
关键时刻的正确决策,往往能改写历史进程。
林彪从犹豫到决断的蜕变,诠释了伟大统帅的成长轨迹;
而毛主席的远见卓识,则彰显了战略家的非凡智慧。
热点资讯
- 史诗巨作! 毛主席一声令下, 林彪带领百万军团, 痛击国民党!
- 双汇发展2024年财报: 营收近600亿元, 渠道扩张加速
- 摇头手抖梦多头昏四肢无力心慌跳双眼雾腹泻:党参 茯苓 白术 香附
- 启蒙与革命的变迁:《阿Q正传》与《福贵》之比较研究
- 港交所:独董不得同时出任多于六家香港上市发行人的董事 设三年过渡期